头部图片

【华玺好医生】丁春兰——以心为灯,愿作生命的守护天使

共有人查看过 时间:2023-09-06

她出生于重庆市奉节县,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本科,先后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她从事医疗工作30余年,发表医学论文6篇,多次被评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2023年获得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优秀获奖头衔不计其数,现任重庆华玺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她擅长各种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头痛、头昏、癫痫、失眠、帕金森病、各种脑炎、脑膜炎、脱髓鞘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她成功开展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及蛛网膜下腔出现脑脊液置换术,脑膜炎鞘内注射术,血栓溶栓治疗。30余年来她在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获得了广大患者、家属及群众的认可。

丁春兰女士,脸上随时洋溢着温暖的微笑,她散发出如兰的气质,总是让人如沐春风,让大家觉得平易近人。自我认识,跟随她的几年里发现在她的字典里似乎没有休息日,只有患者和医院。她奋勇争先、敬业奉献、技术精湛、以德服人、小身材拥有大力量,小女子却有大格局。她积极推动除专业外大内科建设的全方位发展,以身作则带领科室成员共同进步,为了热爱的医学事业忘我工作,受到了院领导、同事和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

脑卒中带给患者的往往是巨大的健康威胁和经济负担,她积极学习专业新知识、新技术,并将新技术、新疗法、新理念运用于临床,使更多患者获益。许多脑梗患者在入院后,由于办理入院手续、下医嘱、药房发药等入院流程时会延误用药时间,而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关键点在于“时间”,而时间就是大脑。因为神经细胞在完全缺血、缺氧后十几秒即出现电位变化,20-30秒后大脑皮质的生物点活动消失;脑动脉血流中断持续5分钟,神经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损害,出现脑梗死。于是,她将脑梗死急性期必备药物集中放置,由专人管理,且在时间轴上将其前置,使得确诊脑梗死患者可以第一时间用药,大大减少了时间的延误,为抢救争取了时间,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提高了患者的痊愈率,降低了致残率。

而对于卒中溶栓患者,第一时间开设绿色通道,更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限度抢救患者的生命。印象中曾收治一位卒中患者,在进入绿色通道后,但患者并没有足够的钱来进行溶栓治疗,可溶栓是越早越好,每延误一分钟神经细胞脑死亡近二百万个。这时,她当机立断,与患者家属电话沟通后,自己为患者担保费用,先行为患者治疗。事后,患者和家属对她感激万分。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科室常常上演,但在她看来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还记得有次下半夜急诊入院一位右侧颅内血肿的患者,CT结果显示颅内出血,危及生命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那个时候早晨5点多,大部分人都还在呼呼大睡,而她早已赶鸡鸣起床了。在她进行爱好的晨跑时,接到科室打来的电话,她以风的速度赶到医院,大汗淋漓湿透全身,那发型简直像落汤鸡。可她觉得此时形象不重要,重要的是患者的生命、治疗效果和治愈率。拿下遮阳帽,汗水一擦,七步洗手后进入手术室。经过近两小时的手术后,患者手术成功。在交代完该患者的术后治疗和护理后,接着她又换上白大褂进行晨会交班、当日重点工作安排、病区“探亲”式查房。无论什么时候,她总是把解决患者的疼痛放在第一位,哪怕是疫情来袭,声音嘶哑,她也从未缺席查房。也正是她多年来一如既往的坚持,始终把解决患者的疼痛放在首位,让她深得患者的喜爱和好评。

患者生病住院本就是一次身心的煎熬,她不仅治好患者身体上的疾病,让患者回归社会,在心理上也会给予患者莫大的温暖。一次,有一名患者在科室住院,那天刚好是他80岁的生日,在这一天患者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她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及时跟患者沟通,开导患者,而在得知当天是患者的生日后,她积极组织科室成员为患者过生日。当生日快乐歌在病房回荡时,患者眼含泪水,发自内心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个人,而那一声声哽咽的感谢,更是鼓舞我们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她不仅对患者关怀备至,对医护人员更是疼爱有加。疫情来袭时,科室成员都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她一人挑起科室的大梁,查房、坐诊、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就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她还不忘关心科室成员,无论多晚,一有空暇时间就回家为科室的成员煲汤,并嘱咐他们好好照顾自己,早日康复,说道不管什么时候,我永远都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内科也永远是你们的家。就是这样的她,不仅是患者的好医生,更是我们的好领导、好家长、好姐姐。


申明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华玺医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3-85166120 住院部:鱼复街道诗城路333号 门诊部:永安街道夔州路291号 邮编:404699

技术支持:奉节信息网